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

酒癮與毒癮者家屬的來電

酒癮與毒癮者家屬的來電

我幾乎每一個工作日,都會聽到由家屬打來詢問的電話,他們基本上分成兩種,一類家屬是家中有經年累月喝酒不停的人,一類家屬是家裡有吸毒屢勸不聽的人。

但是、家屬們都一樣的,已經失去了耐心,甚至聽我在電話中稍稍講解的耐心都沒有了。

雖是遺憾、但我理解家屬他們的心理,那種憤怒、無望、不信任、挫折,早已經把他們磨的滿腔無奈、無處傾吐、無語問蒼天了。

但是、弔詭的是;來電的家屬裡,從沒有一個人問過我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,為何他的親人會如此的糟蹋自己及家人?

更玄的是;家屬們全部都不約而同的已經為這些酗酒的、吸毒者找好了他們之所以會這麼糟糕的理由,這和他們這些酗酒或吸毒患者的心態幾乎是一致性的。

電話中、家屬已經做好了一切的診斷,所以根本上、也認定了要如何搞定使他們頭痛的親人,家屬們會在電話中很強調的告訴我,他們酗酒或吸毒的原因、戒不掉的理由。

所以家屬會在電話中來“希望”我會怎麼做,例如: 要加強成癮者意志力、信仰、加強隔離、增長住在這裡的時間,甚至、家屬還預備了一些在家中將要做的一些如何配合的事,例如: 為成癮者找工作、如何趁他們來戒治時,在安排下一個戒治的地方、或考慮怎樣去找到或說服已經跑掉的成癮者的妻子,或甚而去對付那個已經跑掉的妻子,好讓成癮者安心願意戒治,因為這樣可以讓成癮者認為家人是支持他的! 或替成癮者介紹信仰,安排就學,或替成癮者處理法律問題,債務空缺、代替扶養孩子等等....反正、很忙就是了....

但唯一不會去做的事,就是耐心聽我把話講完,並且去思考!

一般在接完電話後,我其實都很難過,因為這種疾病(物質依賴),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以及刻板印象,都還是被認定為一種人格上的問題,因為它的症候的確是蠻反社會的,所以理所當然的,家屬或整個社會就會要以改變人格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成癮者,處理方式不外乎: 責備、逞罰、逃離(家屬)、長時隔離、淨化人性、物質或親情的引誘、威脅恫赫、監視、控管、迷信(宗教、改運、法事、驅魔)、偏方。

但總而言之、就是脫離不了一件事: 這些都是家屬或是旁邊的幫助者的意志,逐漸的、家屬或幫助者的意志變的超強。

相反的、成癮患者卻毫無所動,即使有所感動,也是在左右動一動,而不是往癮症治療上動,這時家屬會以為事情將有改變,但是在整個癮症康復上其實卻是絲毫沒動,很快的、一切又從頭再來一遍了。

這還算是比較好的,我也見過,家屬的意志強到某一程度時,成癮者終於就範,但是、家屬的整個心思卻從此無法再稍稍離開一下成癮者,只怕稍有疏失、得罪、使他不高興、或擔心他自己有什麼挫折,他又再走回頭路了,成癮者從此也扭曲了人生,將活在家屬的“不離不棄”的扭曲的關係中,整個家庭的動能就全部投入了一場永無止境的戒酒戒毒糾纏裡了。

最後、我誠懇的願看到這封信了家屬,能先安靜下來有所思考。

黃紹基 于 2011/12/14 聖誕節前

沒有留言: